有人會問,為何中國代理人這幾年突然爆發式的成長,台灣全國幾乎從根爛起,到底怎麼回事?
這說來話長,前半段故事就先講個大意。
簡單說就是,太陽花後中國統戰部門重整,他們發現舊業務單位虛報業績,所以大刀闊斧改革。然後把原本就在跑的多個小專案,拿出來試水溫,看哪個有效就推哪個。這段時間從太陽花後到2018前期,可以說是統戰沉潛期,相關單位很低調,不作聲張,而且早期接觸的都是媒體圈外的邊緣團體。
太陽花後地方選舉民進黨大勝,黨部中央大量菁英人力出任地方官,太陽青佔空缺爬到其他學歷較低的老經驗助理頭上,然後蔡英文贏得總統大選,這些對地方政治生態幾乎是零經驗的,短短幾年內晉升到國家中央核心,對政策有重大影響力的位置。
之後開始對國民黨黨產動刀,推動各項改革,這些各位都很清楚,就不多說了。你會問,這跟中國代理人有何關係?
有,非常之大。
因為一個舊的利益結構崩毀,原有的資源分配管道被打掉,卻沒有派人進駐這些國民黨失勢的地盤,形成了政治真空地帶。各位想想這些被放生的基層民眾會怎麼做。而民進黨中央多了大筆可動用預算,下一步所作的不是發派資源,設立軍團讓各派系勢力佔掉國民黨的根基,反倒是害怕這些地方保守勢力壯大,回過頭來破壞年輕進步派的成果。
坦白說這種優先順序搞不清楚的狀況,已經好幾年了,講到我都不想講了,死不承認這世界上真的有人不在乎理想,誰給錢就投靠誰,而且他們跟你一樣都有一票。
真心不懂。
算了,總之諸如補助款類的被拿掉後,厲害的地方首長可以找到很多辦法,轉個彎把錢補給這些地方社團跟組織,讓議員、里長等基層政治人物,找到可以生存的空間。但多數的則是放生不管,把這些款項拿去用在自己鍾愛的建設發展上,然後只做媒體宣傳,完全不去打市場耳語戰,將之完全放棄。
民進黨政府遇到很麻煩的循環問題,地方政治人物需要資源分配,才能拉住樁腳顧住地盤,但中央的左傾分子覺得資源要握在手上,傾向推大型建設來掌握分配權力。可是大型建設緩不濟急,從規劃到開工動輒兩年,對於2018要選舉的人來說,無異是空中樓閣。更糟糕的是,左青普遍厭惡宮廟民俗圈,既不懂其資源分派的邏輯,也不願意去懂,在各種政策上都在刺痛這些人,其中多少是民進黨傳統鐵票?
這些最基層的人,其實沒有多少進步價值,對國家忠誠的認知也很模糊,其中有一大批人是根本沒有,哪邊有利可圖就靠哪邊。所以當他們上線的議員給不出錢,沒有活動資源可以請…
國民黨給不出,民進黨不想給,你猜他們找誰?
中國低價旅遊團之類的好康,幾乎是在2017後才大量出現,不少有詐騙案底的人更是兩岸通吃到處騙。
從最底層的犯罪份子開始吸收,接著是收編有組織的黑道,再來就是鄰里長等基層,都收到中國大放送的優惠。這讓不幫中國發資源的議員,選舉的壓力倍增,而此時中央死都不聽基層樁腳幾乎絕望的請款,將之視為過時的豬肉桶政治,直到2018年底崩掉為止。
崩掉的不是票,而是俗稱樁腳的基層聯繫紐帶,靠中國拿錢太容易了,反正地方大選而已,國家不會倒的。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當個小代理,出一趟中國團就能抽個十萬八萬,一年收個兩百萬,比竹科人賣肝還要輕鬆好賺。
有沒有人醒過來?有,很多,發現越來越不對勁。
但每個人都要生活,大家都想賺錢過快樂日子,最基層的人會曉得,他原本可以輕鬆當個小包,找個臨時工很簡單的生活,之所以消失不見,是因為不能有豬肉桶政治的理由嗎?地方樁腳當然不會說,他們也不會去懂,發現生活變差了,也不懂怎麼請補助,只曉得電視上的讀書人怎麼都在講空話。
我們或許可以在代理人上,抓到大的放掉小的,但你永遠不能不顧這些人生活。拜託去繞一圈,光是替那些甘苦人開的工廠,找到法條疏漏之處去修法,幫忙他們可以不用跑三點半,你就穩穩拿到這些人的票幾十年。
基層聽不懂政策的,他們要看的是臉,要看信任的人出來掛保證。這些信任的地方政治人物,就得要養一個團隊才能運作,而人要薪水養家,工作也需要有尊嚴與未來,道理就這麼簡單。
中國的統戰從未停止,他們只是不停的換方式,不知道哪一套有用,就試到有用為止,反正這些年滿手現金沒地方洗錢。這幾年中國代理人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,甚至發動對台的資訊戰,其實是我們自己造成的結果。
==========
先說喔,很多媒體朋友,要引用之前都先來知會一聲,我寫粉專的給人轉也沒要稿費,自由這次直接就轉了,感覺很不好。所以加寫一篇中共代理人的概念,除了自由以外,其他人想用就用,這次不必私訊問了。
==========
**自由有來道歉,我收到了,跟大家通知一下**
==========